产品推荐:原料药机械|制剂机械|药品包装机械|制冷机械|饮片机械|仪器仪表|制药用水/气设备|通用机械

技术中心

线上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技术中心>案例汇总>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聚酰亚胺单体(PI单体)众鑫辰实定制合成

来源:众鑫辰实(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03月22日 15:22  
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CO-)基团的芳杂环高分子聚合物,是迄今为止耐热等级的高分子材料。可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机械滤料工业、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被称为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并认为"没有聚酰亚胺就不会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
    一 聚酰亚胺材料具有突出的综合性能
    1. 聚酰亚胺材料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的品种之一,耐温等级高,热分解温度一般都在500℃以上。它的热料膨胀系数小,与金属在同一个水平上。并可耐低温度,如在-269℃的液态氦中不会脆裂。
    2. 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产品力学性能优异,是一种具有高强高膜的材料。
    3. 一些品种聚酰亚胺材料耐化学性能较好,对烯酸较稳定,几乎不溶于所有有机溶剂。一般的品种不大耐碱性水解,这个看似缺点的性能却使聚酰亚胺有别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可以利用碱性水解回收原料。另外改变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当耐水解的聚酰亚胺材料。
    4. 聚酰亚胺具有很高的耐辐射性能,其薄膜经5×109rad电子辐照后强度保持率为90%。。
    5. 未加填料的聚酰亚胺是很好的绝缘材料,体积电阻高、击穿强度大,具有很好的介电性能。这些性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频率范围内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6. 聚酰亚胺本身是一种阻燃材料,为自熄性聚合物,发烟率低,它的氧指数能达到30以上。
    7. 纯聚酰亚胺材料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并可经得起数千次高温消毒。某些聚酰亚胺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防霉性能。
    8. 某些聚酰亚胺纤维还具有保暖的功能,它的保暖性可和羊绒媲美。
 
    二  聚酰亚胺材料品种多,应用广泛。
        由于上述聚酰亚胺在性能上的特点,在众多的高分子聚合物中,很难找到如聚酰亚胺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用途的材料,而且在每一个方面都显示了突出的性能。
    1. 聚酰亚胺纤维:短纤维可用于滤料、个体防护(消防服)和民用服装(保暖服) 。长丝可用于滤料基布、电缆护套、卫星天线张力索、特种编织和增强填料。
    2. 聚酰亚胺工程塑料:有热固性塑料也有热塑性塑料,主要用于自润滑、密封、绝缘及结构材料。
    3. 聚酰亚胺薄膜:用于电机的槽绝缘、电缆绕包材料、柔性印刷线路板、柔软的太阳能电池底板、电池的隔膜。
    4. 聚酰亚胺泡沫塑料:用于耐高低温的隔热和隔音材料。
    5. 聚酰亚胺纸:主要用于加工蜂窝纸和绝缘纸。
    6. 聚酰亚胺活性炭:主要用于吸附有毒有害的气体物质。
    7. 聚酰亚胺胶粘剂:用作高温结构胶,可作为电子元件高绝缘灌封料。
    8. 聚酰亚胺光刻胶:有负性胶和正性胶,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与颜料和染料配合可用于彩色滤光膜等等。
    9. 聚酰亚胺分离膜:用于各种气体对(氢与氮、氮与氧、二氧化碳和氮或甲烷)的分离。也可作为渗透膜和超滤膜。由于聚酰亚胺材料的耐热和耐有机溶剂性能,在对有机气体和液体的分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0. 在微电子器件中,聚酰亚胺材料用作介电层、缓冲层或保护层,起到层间绝缘、减少应力、减少环境对器件的影响的作用。在光电材料中,聚酰亚胺作为无源或有源波导材料、光学开关材料等。
    综上所述,聚酰亚胺作为具有发展前途的高分子材料已经得到业界充分的认可,在复合材料和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正不断扩大,在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正崭露头角。但其发展到现在仍没成为一类大的品种,主要的原因一是成本太高,二是产品稳定性较差。众鑫辰实致力于聚酰亚胺材料的开发、生产与应用,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会在开发新品种的同时,降低材料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为中国的聚酰亚胺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线上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线上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转载请必须注明线上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https://www.linuxgoldcorp.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